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坝上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策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老根
    2019-03-28 06:48:36   转载

    坝上地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,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,总面积18392平方公里(折合2758万亩),占全省总面积的9.8%。包括张北、沽源、康保三县的全部和尚义、丰宁、围场县的一部,共84个乡,4个省属林、牧场,19个区(林管局)县属林、牧场。总人口105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98.8万人,农村劳动力36.8万人.现有耕地742万亩,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28亩,其中耕地7.5亩,每劳动力担负耕地20.1亩。坝上地区大部分海拔在1350—1600米,坝头呈丘陵状态,中部是典型的高原地貌,地势波状起伏,岗梁、滩地相间分布。坝上属冷温地带,年平均气温-0.3—3.5℃,无霜

    冻期80—110天,≥10℃积温1600—2200℃,≥10℃间的光合有效辐射为25921—29620卡/平方厘米,≥10℃间的日照时数为980.2—1133.0小时,年降雨量340-450毫米,仅能满足一些短季耐寒植物之需。在历史上属于地广人稀,草原辽阔,以草原为主体的生态系统,被誉为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天然牧区。后来,随着人口的增加,逐渐垦草为田,不断扩大耕地面积,

    演变成农牧混合型的农业经济结构。进入六、七十年代开始大面积垦荒垦草,发展农业生产,由于

    沙化日益严重,在农田中栽树设立农田保护网,形成以农为主、以牧为辅、林网保护的农牧林生产

    结构。但这种结构不符合自然规律,不符合坝上生态环境要求,日益脆弱,急需调整。

    1坝上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

    1.1 农业

    人均耕地多,发展潜力大河北省坝上地区统计在册的耕地面积为742万亩,每个农业人口7.5亩,而实际的耕地面积要大得多,据坝上各县抽查,实际耕地比在册耕地多54.6-73.4%,个别队多1.03倍,估计全区耕地面积约为1100-1300万亩,占农牧林作地总数的60%以上,人均耕地达11.2-13.1亩,这是坝上发展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。

    耕作粗放,生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采用少投入多产出的掠夺式经营方式,致使耕地越种

    越薄,耕地有50%左右不施有机肥,化肥使用量也非常少,水浇地不足耕的7%。

    广种薄收,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。由于坝上水热条件差,极大地限制了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,普遍实行广种薄收,因灾害多,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。据西部四县统计,1979年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2.3倍,但是耕地亩产量50年代为43.3公斤,70年代为35.2公斤,由于人口增长迅速,粮食总产

    量虽然增长了,而人均占有粮食和粮食商品率却逐年减少。

    1.2 牧业

    草原面积锐减,牧业生产停滞不前坝上地区现有草地630万亩,盐碱下湿滩80万亩,丘

    陵灌木草丛草场38万亩,草原面积比解放初大大减少。西部四县从1959年至1978年草滩由575万亩减少到118万亩,减少了80%,牧业用地从1100万亩减到350万亩,减少了750万亩。在草原面积

    锐减的同时,牧业生产片面追求净增头数,草场长期超载过牧,使牧草再生能力受到影响,产草数量和

    质量下降。如沽源草场,五十年代好草地盖度达90%,草高50-100厘米,亩产干草250-300公斤,现在盖度仅40%,草高20-40厘米,亩产干草50-100公斤。优质牧草减少,杂草、毒草比例增加,放牧场

    四季紧张,牲畜大半年处于半饥饿状态,夏饱、秋肥、冬瘦、春死现象严重,抗灾能力很弱,牧业

    生产停滞不前。1980年四部四县按农业人口计算,平均占有大牲畜和羊的数量比1957年分别减少

    了39.8%和48.9%。

    草场退化严重,草原生态系统变脆坝上在630亩天然草场中,退化的有555.8万亩,占88%;此外还有沙化草场75万亩,盐碱化草场150万亩;在退化的一、二类草场中,轻度退化的占16.4%,中度退化的占48.5%,重度退化的占35.1%;草场退化严重,使得以草原为主体的坝上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,生态环境不断恶化。土壤风蚀沙化面积以达870万亩,约占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。其中植被度10%左右的重度沙化型的面积达110多万亩。坝上沙漠化面积的发展,带来气候恶化,风速加大,“沙暴”日数增多等许多生态问题。

    草场超载严重,草原建设困难在草原面积大减的同时,畜牧业生产仍片面追要净增头数,又加剧了草蓄之间比例失调。据1982年草场资源调查,现有草场只能承担97.7万个单位的牲畜,而实际大牲畜和羊只已达200万个羊单位,超载1倍之多,草场长期过牧,使草原再生能力受到破坏,植被恢复难度大,草原建设困难。

    2坝上农牧业生产发展对策及其具体措施

    2.1 坝上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基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

    坝上农牧业发展迟滞的基本原因是在于饲料短缺,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,造成饲草

    饲料紧张的原因又在于草场面积小,产草数量少质量差,农业为牧业提供的秸杆和饲料少。农业生

    产落后的原因是由于生长季短,热量不足,降水少,耕作粗放等因素造成的,总的表现为单位耕地

    面积的生物产量和产值低,农牧业生产落后造成坝上经济落后,而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具体表现都是生产力水平低,改变坝上地区贫困面貌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。

    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方法有很多,但总的特征为:扩大饲草饲料来源,扩大草场面积,提

    高产草数量和质量,增加牲畜头数,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。总之,畜牧业发展离不开增加牲畜头数

    和扩大饲草饲料来源。就目前坝上地区现状来看是很难办到的,目前坝上草场超载过牧已达1倍之多,草场又退化严重,难以承受更多的牲畜,而农业不可能提供更多的饲草饲料。所以,从基本上

    解决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就是扩大饲草饲料第二来源,依靠改造现有天然草场和建设人工草场的

    办法,虽然可行,但是工程大,耗资多,不易普及,大面积种植饲用玉米,可解决饲草问题,但又

    占用大面积耕地,影响农业生产。张北县秦缸房以“小回养”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典型,作为整个坝上地区畜牧业发展雏形又有普及和发展速度问题。扩大饲草饲料来源比较实现的办法就是发展一种高产出型农业,即发展具有较高籽粒产量和饲草产量型农业。

   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,即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,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产值,对

    于坝上广种薄收、耕作经营粗放来说就是发展高集能型农业,充分利用现有的光、热、水资源,极

    大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生产力水平,这种高集能型农业,现在在坝上以有雏形,那就是地膜玉米。地膜玉米在坝上地区一般亩籽粒350-500公斤,亩产鲜秸秆1200-2000公斤,亩纯收入在300-500元,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型农业,集约化经营程度高,不但成4-8倍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生物产量,而且成3-6倍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,可使坝上农业生产力水平成倍提高,又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,从而可为坝上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。

    UC截图20190328004517.png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